吴伟平 发表于 2019-1-5 17:24:51

陈荣春|在传统语系里寻找陶瓷的当代意义


在传统语系里寻找陶瓷的当代意义 吴伟平 那晚,我和陈荣春聊了一下,主要话题如下:陈荣春说,2019年创作方向会偏重学术性一路,更偏向自我的理解表达。我说,工艺走向文化是对的,才会长久,工艺文人化才是真正的高度,也才能留在历史。陈荣春继而说,德化白瓷在当代也应该有属于它的承载。我立即认同: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中国清代画家石涛的一句名言。陶瓷也不例外。文脉就是一种传承,而时代是一种记忆和个性的总和,二者必须融合。陈荣春应道:是的,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大融合,传统文化可以往更高古时期去挖掘、继承,也要结合当下,体现当代精神面貌和当下审美感观。虽然我是搞文学和书法的,他是做雕塑的,但对艺术和大文化的理解还是殊途同归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显然是相通的,但要对话,还是需要缘分。

夜已深,我们没有再细聊。不过,陈荣春的积极探索精神是令人佩服的,毕竟很少人会停下脚步去仰望星空的。我读过他早期传统作品,颇有何朝宗风格,虽难神似,但也有自己的韵味。今观其《自·在》,能够在简约中传达禅意的审美情趣,表明了其由技入道、由外向内的转变,是形而上的美学追求,具有一定的精神高度。而这种探索和实践的理念在《十八罗汉组雕》中也得以体现,作为微雕作品,每一尊都在“尽精微,致广大”的思想体系里散逸着浓浓禅意。再造他山,终有其魂!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此时住在介福的陈荣春应如山风一样自由,在暗夜中、在艺术的丛林中穿梭。他用他的瓷语和松声泉鸣应和着……









吴伟平 发表于 2019-1-5 17:28:56



陈荣春,号鑫玉,笔名墨生人,《鑫玉瓷阁》主人,1972年出生于福建永春。现为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泉州市高层次人才、中国国家工美协会雕刻委员会委员、『陶瓷·精雕微塑』课题创立者。多件作品被金牌大导演张纪中先生,中国工艺美术馆,英国皇室等国内外顶级名人圈层及国家级博物馆收藏,代表作品《自·在》于2016年代表中国当代工艺美术最高水平作品入选第三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馆藏,为2016年度全国唯一入藏的白瓷作品。2018年白瓷微塑作品【再造他山·十八罗汉组雕】再次代表我国当前工艺美术最高水平作品入选第四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其作品在艺术界和收藏界颇受欢迎与赞赏。





主要展览 2018年11月 福建·环球工艺城 百佛艺术作品展2018年8 月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四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2018年5 月 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 守艺长安·百艺千匠进长安交流展2017年9 月 安徽·九华山国际会展中心 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2016年7 月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第三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2015年10月 杭州·精英汇艺术中心 合十艺术名家邀请展


陈荣春先生,迎難而上,于微雕中大放光明。在本雅明所谓的机械复制时代,荣春先生,令他那可传递博爱与大善的微雕艺术,进入千家万户,与天地人间同爱善。陈先生佛像造像,在哲学文化学与语言学转向的当下语境,于麦积、云岗、龙门之外,又辟一新天地。在建筑师安德鲁的后现代语境,荣春先生的微雕,以现代智性化成天下人心。在荣春先生的微雕新天地里,欣赏者可以神游佛典世界里亘古不变的人性光辉,也可以在接受美学语境重构陈先生的创造性的奉献。正是欣赏者能参与荣春先生的智慧与工巧中寄托的对善与爱的敬意与对人的生命不息的生敬由衷礼赞,所以,欣赏者才能够与佛的启迪同行,并在这同行中,让自我因无我而大放光明。          --付京生(美术理论家、中国国家画院学术主持)


陈荣春老弟陶艺,如春山新翠、如行云流水,自然清新意趣悠远!乃当代高手,杰作不可多得!——阮荣春(美术史论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吴伟平 发表于 2019-1-5 17:30:18









吴伟平 发表于 2021-5-25 23:40:31





和陈荣春、陈汉青父子交流艺术,其乐融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荣春|在传统语系里寻找陶瓷的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