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艺术 - 金马车艺术网 - 金马车艺术论坛

标题: 兰香飘四海,雕艺写豪情 ——记影雕大师刘碧兰 [打印本页]

作者: 吴伟平    时间: 2022-12-29 12:15
标题: 兰香飘四海,雕艺写豪情 ——记影雕大师刘碧兰
原创 :文/张炳明    世界惠安人

在中国石雕之都——惠安,有一位名扬海内外的惠安女、影雕大师,她就是泉州碧兰影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碧兰。1995年9月,刘碧兰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百名技术能手的代表,应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她当场为大会主席陈慕华、大会秘书长杰德楚·蒙盖提夫人,创作她们在会上讲话的的青石影雕像。精致入微、出神入化的影雕作品,让各国代表惊叹不已。陈慕华、杰德楚·蒙盖提夫人收到这珍贵的礼品,爱不释手,连声赞叹:惠安女真了不起!中国妇女真伟大!
刘碧兰的影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轰动海内外,被国家领导人称为“中华一绝”,被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大报誉为“中国第一影雕师”。


绝活,饱含汗水和泪水
刘碧兰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文学、书画、音乐造诣的人民教师。刘碧兰耳濡目染,从小就有艺术天赋。“文化大革命”中参加民兵宣传队,扮演《智取威虎山》剧中的白茹,教小孩子唱歌、跳舞,干得有声有色。1973年初,她进入惠安石雕厂当学徒,师从王清标、吴炎兴学习影雕。这是传统石雕“针黑白”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独特技法。要在磨光、仅有12厘米厚的黑石板上,运用调节凿点大小粗细、疏密深浅的不同,用针锋般的合金钢钎琢凿出黑白的不同层次,再现各种图像。它不仅要把圆雕、浮雕、沉雕的空间立体压为平面,还要借助光影、色调、点面的视觉效果,使平面图像还原立体感。学影雕,说多苦就有多苦。钢针虽小,却要心灵手巧,眼睛敏锐。当学徒时,操作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眼冒花,手麻木。夏天,汗流浃背;冬天,手脚冰凉。但是,内蕴惠安女纯朴、勤劳、聪慧、吃苦耐劳的刘碧兰,硬是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她凭着小时候熟读《红楼梦》等古典名著、临摹书中插图的功底,凭着刻苦学习钻研的精神,凭着对艺术的悟性,不到一年就能独立雕琢人物、山水、鸟兽、花卉等影雕作品。从针嘴化影到构图设计,从线条粗细深浅的流动到块面疏密虚实的处理,都超过了同时从师的工友。不久,她的影雕作品《剑舞》、《圣母玛丽亚》,被选送参加中国在美国举办的“建材工艺美术展览会”展览,受到美国观众的好评。
艺无止境,勤能补拙。为了弥补学历浅的先天不足,提高艺术素质,刘碧兰总是挤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美术理论,临摹文学名著的插图、画报上的人物、山水、花鸟作品,认真研究摄影、美术技法,揣摩作品的意境和风格。经过长期努力,她的理论知识日渐丰厚,基本功更加扎实。现在,一件作品拿来,只要定下尺寸,她不用打底,就能直接雕琢,一气呵成,分毫不差,更有神韵。1985年,世界72国驻华使节赴中国南方参观团,观看了刘碧兰影雕操作表演,啧啧夸奖:“OK,了不起!”
精品,凝聚智慧和心血
刘碧兰从事影雕创作已将近40年,追求的是创作精品。如今,已有不少人把激光、喷砂等技术运用到影雕生产中,虽然提高了工效,但雕出的作品深度不足,明暗对比不佳,整体灰蒙蒙,缺乏手工影雕独特的艺术风格。刘碧兰偶尔把激光、喷砂当作辅助技术,但她始终坚持手工雕琢。她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坚忍不拔的毅力,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用心灵、用心思精心雕琢每一件作品。她在理念上求新求变,追求的是艺术风格的变化,雕琢技法的变化,疏密聚散的变化。她的影雕,不是摄影、美术作品的照搬和翻版,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进行再创作。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人物山水,都能准确地抓住其精神气质、形、色和动态,尽力雕出其灵魂、内在文化和精神,充分彰显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层次感和意境趣味,做到形神兼备,情态毕现。
刘碧兰最拿手的是人物影雕,也是由雕琢名人影雕而名扬四海。她的第一个人物头像作品是毛泽东主席。那是1997年,当厂领导要她负责雕刻时,心里又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能用自己的手雕琢伟大领袖的头像;害怕的是雕不好有损毛主席的光辉形象,搞不好会被扣上政治帽子,追究政治责任。她暗暗下定决心,凭着自己的功夫,一定能雕好毛主席头像。经过20多天的精雕细琢,她成功完成了毛主席半身头像的雕刻任务,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赞扬,增强了在这一领域开拓创新的信心和勇气。此后,她为香港电视明星汪明荃、米雪雕琢的头像作品,香港《天天报》载文称赞:功夫细腻、画面柔和,“酷肖的程度真可谓分毫不差,精湛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近40年来,她雕琢了许多名人头像:美国副总统蒙代尔、菲律宾总统科松·阿基诺、赛班岛总统和夫人、德国总理科尔、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云、李先念、李鹏、朱熔基、陈慕华等等。1990年,她以《六老》(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影雕参加全国轻工业博览会,荣获金奖。1995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福建。刘碧兰认真观看、揣摩电视图像和报刊图片,创作了《江总书记在福建》这一力作,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引起轰动,荣获金奖,被国家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填补了该馆影雕作品的空白。
精品,是智慧和心血的凝聚,也是质量和品牌的展示。刘碧兰的影雕作品,以工艺精湛、形神兼备、生动逼真而轰动海内外。细观她的影雕,震撼之处撼人心魄,哀婉之处牵人情怀,激情之处荡气回肠,浪漫之处发人遐思。早在上世纪80年代,她的影雕作品被作为国家外交活动的礼品,赠送外国政要和朋友,成为艺术信使。同时,多次参加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展览,产品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和地区。1999年11月,参加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十年成果展览。胡锦涛、朱熔基、温家宝、彭佩云等中央领导参观刘碧兰的影雕作品时,胡锦涛握着刘碧兰的手说:“谢谢你了!”温家宝与刘碧兰合影留念。2000年,刘碧兰承建北京中华世纪坛56个民族象征图案大型石雕工程。《人民日报》海外版拍摄了她在现场操作的照片,作了专门报道。


荣誉,激励奉献和坚守
走进刘碧兰的办公室,各种奖状、与领导的合影、领导和名人的题词,挂满墙上。近40年来,她的影雕荣获了无数奖励,她也荣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师、劳动部颁发的“全国技术能手”证书,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十大能工巧匠”;被聘为第八、十一、十二届惠安县政协委员、第七、八届福建省政协委员。
一个又一个的荣誉,激励着她更加努力地为惠安石雕艺术做奉献。
1994年开始,顶着种种压力,刘碧兰租借民房,开办影雕加工厂场。紧接着,在洛阳镇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兴建了影雕大厦,创办了碧兰影雕公司。在这个公司,培养了200多名影雕徒弟,并为洛阳五中石雕班培训了几届学生。这些徒弟、学生,学成之后,有的成为惠安其他公司、南安石雕企业的技术骨干,有的自主创业,走向成功。为了培养影雕人才,刘碧兰花费了不少心血,耗去了不少资金,却没有得到丰厚的回报。但她无怨无悔,始终把弘扬影雕文化、创造艺术之美,看作是一种责任,情感厚重,动力无限。
为了打入国际市场,展示惠安石雕文化,刘碧兰先后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影雕艺术展览,现场表演影雕技艺,处处得到好评。
有人说,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乐业是奉献的前提,勤业是奉献的根本。刘碧兰始终把发展影雕艺术当作毕生使命,不断探索、实践,追求创新。当年,为了做彩色影雕,从油性、水性颜料到丙烯颜料,她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才掌握了科学配方。近几年,世界经济萎缩,影雕销路回落。但是,刘碧兰仍然坚守在影雕阵地,立志为发展影雕文化奉献终身。
花艳艳而竞放,木欣欣以向荣。我们相信,刘碧兰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更优美的影雕作品,并开拓一片新天地。

file:///C:\Users\86177\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68E4.tmp.png







欢迎光临 金马车艺术 - 金马车艺术网 - 金马车艺术论坛 (http://zgdiaoyi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