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艺术 - 金马车艺术网 - 金马车艺术论坛

标题: 论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养成之道(吴伟平) [打印本页]

作者: 吴伟平    时间: 前天 23:00
标题: 论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养成之道(吴伟平)


在国家发展的蓝图中,“严于律己、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仅是个人突破自我的利器,更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石。单嘉玖对古籍修复的“毫厘必较”、顾秋亮“蛟龙号”密封面的“丝级精度”、高凤林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零失误标准”,以及洪家光、李斌、翁永红在各自领域的深耕细作,共同勾勒出工匠精神的鲜活轮廓,其内涵、价值与养成路径,值得深入探究。
一、工匠精神的核心表现与鲜明特点
工匠精神并非抽象概念,而是在实践中具象化的行动准则,其表现在六位工匠身上高度统一,又各具领域特色。
• 严于律己的坚守:这是工匠精神的底色。单嘉玖修复古籍时,为还原一页残卷,需端坐案前数周,反复比对纸张纤维、调配墨色浓度,容不得丝毫浮躁;顾秋亮为练就“深海钳工”的绝技,每天练习打磨零件超过8小时,用十年时间将手部敏感度训练到能“摸”出0.01毫米的误差,这种对自我的严苛要求,是工匠们抵御外界诱惑、专注一事的根本。
• 精益求精的追求:这是工匠精神的核心。高凤林焊接火箭发动机喷管,面对厚度仅0.33毫米的管壁,需在高温下精准控制焊枪角度与速度,将焊接误差控制在0.01毫米内,相当于头发丝的1/50;洪家光为研发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工具,历经上千次试验,最终将产品精度提升至微米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他们不满足于“合格”,始终追求“极致”,将每一件作品都视为“艺术品”雕琢。
• 持之以恒的专注:这是工匠精神的支撑。李斌深耕汽车制造领域30余年,从普通技工成长为“汽车焊接大师”,即便成为行业专家,仍坚持每天到生产一线研究焊接工艺的优化;翁永红在纺织车间坚守20多年,对细纱机的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最终攻克了高支高密面料的生产难题。他们以“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执着,在重复中突破,在坚守中精进。
从特点上看,工匠精神具有专业性与极致性的统一——六位工匠均聚焦单一领域,以专业能力为基础,向着“行业顶尖”的目标不断冲刺;同时兼具传承性与创新性——单嘉玖传承古籍修复技艺,又结合现代科技优化修复方法,高凤林在传统焊接工艺上创新出“火箭心脏”焊接技术,既守护传统技艺的根脉,又赋予其新时代的技术活力。
二、工匠精神对个人与国家的深远影响
工匠精神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助推器”,更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其价值在个人与国家两个维度交相辉映。
• 对个人:实现价值跃迁的核心密码:对工匠自身而言,严于律己的态度让他们养成了高度的自律与责任感,这种品质不仅助力其在专业领域突破瓶颈,更塑造了坚韧的人格。顾秋亮从普通钳工成长为“大国工匠”,李斌从车间技工蜕变为行业领军人才,正是凭借工匠精神,他们打破了“职业天花板”,将个人兴趣与职业理想融合,实现了从“谋生”到“逐梦”的价值升级,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人物”。
• 对国家: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从国家层面看,工匠精神是制造业升级、科技突破的关键支撑。高凤林的焊接技术保障了火箭发射的可靠性,洪家光的研发成果推动了航空发动机国产化进程,这些工匠的技术突破,直接提升了国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同时,工匠精神所蕴含的专注、严谨、创新精神,能够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崇尚实干、追求卓越”的风气,为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与精神支撑。
三、工匠精神的养成路径:从个人到社会的协同发力
工匠精神并非天生,而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养成,需要个人的自觉践行与社会的正向引导。
1. 个人层面:以“守”“破”“离”筑牢根基:首先要“守”,像单嘉玖、翁永红那样,沉下心学习行业基础技艺与规范,打牢专业功底;其次要“破”,在熟练掌握传统方法后,像高凤林、洪家光一样,敢于挑战技术难题,尝试突破既有经验的局限;最后要“离”,形成自己的独特技艺与方法论,从“跟随者”成长为“引领者”。同时,需培养“耐得住寂寞”的定力,以长期主义对抗短期功利,在重复练习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2. 学校层面:强化实践教学与职业精神培育:学校应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增加实操课程比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精准”“严谨”的意义;同时,通过讲述顾秋亮、李斌等工匠的事迹,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无高低,匠心有大小”的价值观,培养尊重劳动、崇尚技艺的意识。
3. 社会层面:营造崇尚工匠的文化氛围:通过媒体宣传、设立“工匠荣誉”等方式,让单嘉玖、高凤林等工匠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提升工匠的社会地位与职业荣誉感;企业应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激励机制,为工匠提供研发资金、技术支持与晋升通道,让工匠们能够安心钻研、大胆创新,形成“人人崇尚工匠精神,人人践行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
因此,青年学子应以大国工匠为榜样,以严于律己为准则,以精益求精为目标,在人生的赛道上,以匠心筑梦,成就自我,助力国家发展。






欢迎光临 金马车艺术 - 金马车艺术网 - 金马车艺术论坛 (http://zgdiaoyi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