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杨庆聪、李幼琴夫妇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在我市工艺美术界传为佳话。近年来,他们潜心创作,用雕艺作品表达对艺术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值得称道的是,他们用历时三年多的时间、一千个多日夜,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达摩禅韵文化和雕刻艺术,创作完成100尊达摩雕像,定名“达摩百相”,并以诗文配图的形式于近期结集出版。
丰富的人生阅历给他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杨庆聪认为,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创造艺术,艺术改变生活。艺术离不开生活,艺术都是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这样的作品才有打动人、吸引人的地方。
“达摩百相”勾勒禅韵文化
在杨庆聪家里,记者看到展厅里排满了一尊尊达摩雕塑,高低不一,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神韵有别,富有禅韵境界。
杨庆聪告诉记者,在创作中,他们根据石形确定达摩相的位置,勾画达摩的外形,每尊作品均根据材料的天然造型体现悠远意境,细部进行精雕细刻体现达摩的神态和韵味。同为达摩,有的站立行走,有的仰天长叹,有的低头沉思,有的静躺安详。有时双手合十诚心向佛,有时专心与弟子对话论道,有时在石洞面壁静思。就是同一串佛珠,有时挂在颈上,有时拽在手里,有时放置胸前,那个香炉也是放在不同位置,那浓密雪白可爱的胡须也各有差别,疏密粗细多少不一,表现出形态的“百相”。
更让人拍手叫绝的是,杨庆聪对达摩不同心理状态的细致刻画,刀法深刻有力又轻松平稳、细腻,刀锋使转,走向、粗细、深浅各有不同,以此显示达摩内心世界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怀,将达摩祖师“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禅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达摩形象跃然而动,艺术再现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动人故事,更是令人动容。
百态达摩系列作品主要采用九龙壁和木化石,是杨庆聪独创“造型大写意,细部小写实”雕刻技法的完美呈现,每块石头被雕刻的地方不到整体40%,每尊作品均根据材料的天然造型体现悠远意境,细部进行精雕细刻体现达摩的神态和韵味。在保持石材的自然造型、奇异怪状的同时,又符合达摩入相,再配上不同形态、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底座,更显奇秀。百态达摩,百种造型,百样神韵,把达摩禅韵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探索由匠到师转型之路
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大师、首届中国青年石雕艺术家、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首届技能大师……杨庆聪头上闪耀着各种艺术荣誉的光环。早在2012年,杨庆聪前后成立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始致力于雕刻艺术的创新与研发。这时,他开始萌生创作“三个一百”的想法:即百态达摩、百态济公、百态钟馗。
经过与爱人李幼琴三年的共同潜心努力,百态达摩终于面世。“当然,创作中的困难比想象的也要多。”回顾这三年的创作过程,杨庆聪感慨良多。“当我静下心来搞创作的时候,其实也是在重新再学习,再创作,再创新,这是非常真实的体会。”他说,从选材到构思再到雕刻,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有些作品最后出来了,觉得不满意就当废品处理掉。同时他也通过这次创作实践,感觉到自身的创作能力和技艺水平还有待提高。“由民间的匠到师,这个转变还有一段路程。”他谦卑地说道。
图书《达摩百相》其实也是佛文化的一个表现,每一尊作品配一首诗,每首诗都是一个禅悟,既是文化也是创意,将普通的一块块石头变成一件件艺术珍品。杨庆聪认为,对一个艺术家而言,用来创作的石头不分好坏,关键是如何利用,在作品中注入情感和思想,这是一个艺术家的基本理念,也是考验一个艺术家创作能力的最好表现。
艺无止境。杨庆聪表示,百态达摩的创作是一次艺术探索的过程,未来,他们还要在艺术上不断学习,不断探讨,从艺术、工艺、创新、审美等方面继续努力,经常去看看展览,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创意,有机会再到全国知名美院继续学习深造,提升自身的艺术创作能力,让雕刻艺术之路走得更加开阔,创作更多更打动人心的作品。
记者陈桂生 通讯员杨婷婷
王国文 张晓凤 文/图
——转自《泉州晚报》
欢迎光临 金马车艺术 - 金马车艺术网 - 金马车艺术论坛 (http://zgdiaoyiji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