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艺术举世闻名,其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血脉相连。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蓬勃发展,有「南青北白」的说法。「南青」指越窑青瓷,窑址分布于浙江一带。「北白」指邢窑白瓷,窑址位于河北。 时至宋朝,中国陶瓷工艺更上高峰,全国窑口林立,区区南北已不足以概括各窑口的盛况。取而代之的是「八大窑系」、「五大名窑」等说法。宋代的青瓷和白瓷主要是基于隋唐五代的雄厚积累,再进一步发展、创新,成为名垂青史的艺术珍品。而以建盏为首的黑瓷则像一匹黑马,在宋代突然跻身成为茶具的主流,亦成为陶瓷史、茶史、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盏也是宋朝皇室御用茶具,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因产地为宋朝建宁府,故名建盏。 朱君煜大师与恩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孙建兴研讨建盏 已发现的宋代窑址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能见到黑瓷,黑釉茶盏的产量尤其大。而生产黑釉盏的窑口之中,建窑可谓独领风骚。跟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朱君煜的步伐,推开建盏的文化大门,当历史的舟车穿越千年,重返今天福建南平建阳、武夷山、茶洋等建窑遗址,岁月的风霜再度扬起那尘封已久的史册卷轴,我们耳濡目染的,不止皇室御用茶器内,这一滴一毫一乾坤的玄妙,还有那被取经学茶的日本禅僧远渡海外,奉为“天目”的国宝传奇。 朱君煜大师 据朱君煜大师介绍,建盏烧制技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特指福建南平窑黑釉茶盏烧制技艺,要经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建窑建盏”的制坯成型,是采用手工拉坯成型的。桑叶、菩提盏在宋代就有记载,经过制瓷巨匠成千上万次的实验,木叶盏才能够还原金黄色的叶脉肌理。木叶盏的存世量极少,全世界博物馆统计共藏有22只,极为珍贵。一片柔嫩的树叶,如何在经过1300度高温之后,不仅没有灰飞烟灭,反而将其美丽的纹路、形体、脉络永恒而完整无缺地保留在了漆黑的茶盏上?这是复烧木叶盏最难攻克的问题。一片飘零的落叶,置于火与泥土锻造的茶盏之中,对于禅宗来说,远非一般普通喝茶的工具, “一尘一佛国,一叶一释迦”,正谓如此。禅宗神物,人间神品。叶盏作为禅宗圣物,远古祖先创造的人间神品,以及其间蕴涵的深邃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去品味。 朱君煜 朱君煜,又名朱一、朱一叶,1980年生,出生于福建建瓯,毕业于江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先后被授予闽派雕刻艺术大师、高级雕刻艺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二级技师、中级工艺美术师、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优秀工美艺人、工艺美术专业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委库委员及被授予“朱君煜工艺品雕刻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殊荣。近年来,朱君煜在祖传建盏烧制技艺的基础上,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孙建兴为师,同时还到江西、湖南等地名窑考察学习传统茶盏烧制技术,系统学习建盏制作工艺,其水平和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1995年与根雕结缘,先后师从郑世友、张木芳,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思立、中国根艺美术大师黄榕国门下,受亚太地区工艺美术大师师公高公博指点。从事根雕、建盏艺术创作20多年,根雕艺术的专究与创作成果丰硕。多次荣获争艳杯金奖、福雕奖金奖等国家、省、市大赛金奖,多件作品先后刊登于《福建日报》、《福建根雕》、《福雕奖获奖作品集》等媒体。尤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代表作品《白头偕老》收藏于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相亲相爱》作品收藏于中国雕艺馆;《喜看丰年》作品收藏于福建省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心心相印》作品收藏于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木叶盏》作品收藏于“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现代建窑黑釉木叶青蛙纹瓷盏》作品被南平市博物馆永久收藏;《木叶盏》《心心相印》作品收藏于福州大学等,深受收藏家及业内人士肯定。
早年曾系统学习建盏烧制技术,其建盏研究得到多位专家指导,并与闽台多位设计学院教授协作跨界研发建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7年入福建省作家协会和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一家一品百家谈,10多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为朱君煜作品赋诗,展示了朱君煜独特的艺术魅力。作品被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菲律宾首富、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陈永栽以及众多日本、台湾等地的专家、教授收藏并给予高度评价。
成就一份事业要有非常的毅力,而坚持一项失传千年工艺的传承和传播,更需要有非常的恒心。朱君煜大师二十年多年坚持不懈,付出的是汗水,而得到的,却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