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艺术 - 金马车艺术网 - 金马车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吴荣鹏大师孙文勇雕艺家王国华玖莲雕艺石茶盘
吴伟平老师
查看: 53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太星澄浆玉泥作品欣赏

[复制链接]

1038

主题

1608

帖子

588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8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18:56: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郭太星澄浆玉泥作品颇具文人味道,散发着淡淡的雅气,令人在观望之余遥想古人之洒脱、旷达和浪漫。——吴伟平

image.jpeg (26.82 KB, 下载次数: 420)

image.jpeg

image.jpeg (57.62 KB, 下载次数: 419)

image.jpeg

image.jpeg (41.39 KB, 下载次数: 413)

image.jpeg

image.jpeg (21.3 KB, 下载次数: 417)

image.jpeg

image.jpeg (25.29 KB, 下载次数: 433)

image.jpeg

image.jpeg (21.52 KB, 下载次数: 416)

image.jpeg

image.jpeg (28.85 KB, 下载次数: 419)

image.jpeg

image.jpeg (54.14 KB, 下载次数: 447)

image.jpeg

image.jpeg (30.8 KB, 下载次数: 423)

image.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8

主题

1608

帖子

588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88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19:05: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澄浆玉泥润如玉 声若钟磐传千年
薛蓓蓓
“莫道世间金玉贵,不如郭府一把土。”郭府的一把土,在古代,得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盛赞、清代乾隆皇帝珍藏;斗转星移千年之后,国学大师季羡林赞叹有加,书法大师欧阳中石爱不释手。从古至今,千年的沧海桑田掩盖不住它卓然的文化艺术光芒,在愈加重视传统文化的如今,它更以温润如玉的触感质地、厚重的文化底蕴、成就笔墨精品的巧夺天工之性,成为众多传统文化研究者的心头之好。“郭府的这把土”,便是东昌府道口铺郭庄自古被称为东昌府三美之一的澄浆玉泥。
郭太星是“郭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澄浆玉泥制作技艺的第十三代传人。在他的手中,毫不起眼的黄河淤泥经过取土、碾碎、制浆、滤泥、澄泥、制坯、晾坯、磨制、雕刻、烧制、药煮等十一道传统工序,涅槃变幻为美轮美奂的澄浆玉泥,橘子红、玫瑰紫、鳝鱼黄、蟹壳青、墨玉黑、斑鸠灰、豆绿砂,各色窑变润如玉、声如磬、绝无双,令人叹为观止。
澄泥砚,唐宋文人笔墨之宝
“澄浆玉泥的作品分为四类,文房、茶道、花器和香道,其中砚台技艺最难。”郭太星告诉记者,“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端砚、歙砚、洮砚,均以地名命名,唯有我们澄泥砚是以制作技艺和材质命名。并且澄泥砚在四大名砚中,出现的年代是最早的。”他告诉记者,澄泥砚远在汉代就出现了,兴盛于唐宋,唐宋时期的文人达贵,笔墨多用澄泥砚。“澄泥砚制作技艺繁杂,石头砚取石后经过雕刻便完工,澄泥砚取土后经过大量的劳动工序才是雕刻,尤其是雕刻之后才是它最重要的工序——烧制,烧制的成品率只有三四成,就算雕刻得再精美,在烧制环节也可能变裂成为废品。”也许正因为澄泥砚的“繁杂”,经过唐宋的兴盛之后,在明清时期澄泥砚日渐式微,至清末民国,郭太星的爷爷作为这项家族绝技的第十二代传人,许是不忍心就此失传,在郭太星七八岁的时候,担任澄窑“把桩师傅”的爷爷就有意识地灌输给他澄窑的一些技艺。“小时候我玩的就是胶泥,爷爷就在一旁说,可以说从小就培养了我对澄泥技艺的兴趣。”
传承断崖,文化瑰宝险失传
事实证明,爷爷看似不起眼的举动,成为澄浆玉泥千年技艺得以传承的关键。郭太星自幼便会雕刻、画作,对家传技艺充满兴趣,待非遗普查找到他的时候,他仿佛早已做好准备,立刻全力投入到这项千年工艺的复兴之中。不深入不知其难。从2005年至2007年,三年的时间,郭太星历经种种失败,终于在2007年下半年烧制出了一个门字砚,这个砚台的背面有一个自然窑变产生的花纹,神似观音,最后被一位上海的收藏家以三万元的价格买走。“那三年是最苦的三年,一窑失败,一窑又失败,最后家里连给孩子看病吃药的钱都没有了。”郭太星说,“烧制的火候很重要,当时因为观察火候太专注,把眉毛、头发都烧了。有一次取泥的时候,泥坑上方的胶泥坍塌,把右腿直接给砸折了。”梅花香自苦寒来,2008年,在山东省文博会上,他的澄浆玉泥砚器作品获得一等奖;2009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上,他制作的碧山凌云图盆景获得一等奖;2011年应邀至日本京都美术馆举办个人砚器作品展,澄泥砚获得日本皇室砚器大师赞叹。
千年不衰,艺术价值获赞叹
跟石头砚相比,澄泥砚自有妙处。“我们地处黄河下游,泥质特别细腻,并且技艺传承要求必须用枣木烧制,枣木烧制温度高,成品声音清脆,触感细润柔滑,还会形成自然的窑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郭太星说,“并且烧制后还要用四十余种中药进行蒸煮,这也是我们的核心技艺,蒸煮后的澄泥砚更温润更美观,会形成自然的包浆。在使用的时候,澄泥砚发墨粘、绵、均、润,画作层次分明,这让很多石头砚望而不及。”他介绍,也正因为澄泥砚独到的好处,即使在它衰落的明清时期,乾隆皇帝也收藏了40余方澄泥砚,其中就有我们东昌府的作品。时至现代,国学大师季羡林亦是欣然题词:“身居高楼,五行缺土;唯有澄浆,镇宅聚福。”
虽然现在郭太星已经成功掌握了澄浆玉泥制作工艺,但先人们制作出来的澄泥砚极品及磨具,仍让他及如今的石雕大师们望尘莫及。“我爷爷制作的寒冰翠,通体翠绿色,现在我仍制作不出来。有人出几十万元的价格要收买,我都没有同意。”郭太星告诉记者,他还收藏了50余件原来家族制作的澄泥砚模具,模具雕刻不仅形象生动,更是要熟稔精细的反雕工艺,“现在的石雕大师也没有一个人能制作出来这样的模具。”
传承借力,产业链条待合作
“历经千年而不衰,这说明澄浆玉泥自有其价值和顽强的生命力。”如今,幸而重拾衣钵的郭太星心怀发扬光大之念,致力于澄浆玉泥传承人的培养。“我们技艺原来只在家族内传授,有一些制作秘诀口口相传,现在要打破这个观念,让澄浆玉泥走进普通人中,要靠社会大众的力量传承下去。”郭太星说,去年在教育局、文化局的支持下,他在聊城城区水城小学设立了澄浆玉泥非遗学习基地,“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下一步我们规划,在聊城以及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的学校也成立这样的非遗传授基地,我们也制作了相关的教材,希望孩子们也能像我小时候一样,在传统技艺的熏陶中成长,自然而然地培养对传统技艺和文化的兴趣。”
不仅如此,郭太星还开始实施了手工艺扶贫。在东昌府朱老庄辛十里庄、姜赵村,茌平温陈街道齐东村等,建立澄浆玉泥文化苑。“我们要拉长产业链条,让贫困户、老人、留守儿童,做一些简单的工艺,如给他们提供中药包进行付费蒸煮,实现澄浆玉泥发展与当地创收的双赢。”同时,郭太星的眼光也瞄准了商业大批量产品的制作。“像咖啡罐、茶叶罐、粮食罐等,我们准备与大的茶庄等合作,批量生产,这一块是空白市场。”郭太星说,“澄泥罐单向透气,吸水吸潮,里面盛放茶叶等物品,无需使用防潮袋,特别环保。我希望社会上喜欢传统文化的企业家们能与我们合作,共同开发澄浆玉泥的广大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马车艺术 ( 泉州玖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25069号-1 )

GMT+8, 2024-12-23 12:18 , Processed in 0.0479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