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如是禅寺简介
因缘殊胜,如是禅寺几经波折,终能净土莲开,济拔三途苦,广渡诸有情。 如是禅寺位于惠邑北关团结巷,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白云台”,后因明代大学士、大书法家张瑞图题名“如是堂”,从此芳名远播。 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0年),有曾氏信女愿侍青灯古佛,终身不嫁。其父感怀,特建家庵于旁,遂女愿。后历尽沧桑,渐成惠邑“菜姑”住锡之地。1935年弘一法师来惠开堂说法,如是堂主持人王红姑恭请大师来堂为其正授三皈,取名惠红。抗战期间,港商曾纪华先生令堂结缘如是堂,常慷慨解囊使如是堂能安度困境。然文革期间,厄运连连:众姑遭遣散,又逢惠红姑圆寂,其徒根治姑遣往承天寺造纸厂,庵堂沦为制炊粉车间,一时荒凉。终是守得云开月明,1985年中央拨乱反正,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恢复正常宗教活动。值此佳期,时惠籍侨领曾纪华先生为报母恩及纪念慈母与如是堂之佛缘,出资重修如是堂。根治姑亦由泉州赴惠邑领众,为重建如是堂劳心劳力,恪尽职守,但孤掌难鸣,幸其徒弟理进姑(现法华师)协力共襄,四处奔波。终聚沙成塔,圆满如愿。1987年,经泉州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为惠邑城关较大规模宗教开放活动场所。1989年,县佛教协会正式成立,会址设在如是堂。1994年,经县政府批准正式登记,为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2005年,因旧城改造,如是堂按城建整体规划改造重建,即向东南移6米。8月根治姑圆寂,其徒释法华任住持。重建之事,在泉州开元寺方丈道元大和尚主持下,由监院法华师具体主理,同时得到全国政协委员曾文仲先生鼎力支持和十方信众踊跃捐资,共计善款四百多万。历经年余,2007年落成,并在重建登记时改为如是禅寺。新建禅寺,气势恢宏,庄严肃穆,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于闹市中得一处清凉寂静。其占地面积1743㎡,建筑面积2183㎡,布局合理,香火兴旺。从此,经声佛号传四宇,瑞气祥云满人间。 从2005年至今,如是禅寺由法华师主持,继续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弘法利生,慈悲济世,深受海内外及各界人士的好评。法华师生性温良,谦恭平易,默默奉献,她希冀天下人能听经闻法,共沐佛恩,无忧无病,欢喜自在。 “如是我闻”四字,为佛经开卷语,具有非凡意义。如是禅寺,因之得名,其思想和文化也必然源远流长,泽被四方! |